鋼鐵、鋁、銅產業既是我市的傳統產業,也是我市的優勢產業,在支持企業穩定運行的同時,要加快推動綠色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發展,找準轉型發展的著力點,加快煥發新動能。
一、鋼鐵產業
一是優化產業布局,避免同質化競爭。立足鋼鐵產業基礎,擺布好未來發展布局,強化各地區間的產業配套與協調,減少內部搶資源、搶市場等“內耗式”競爭,打造“1+6”的產業發展格局,“1”即:強化包鋼鏈主引領作用,支持轉型升級,打造成為全國一流大型鋼鐵企業,引領全市鋼鐵產業發展。“6”即:打造6個特色鋼鐵產業基地,昆區打造鋼鐵精深加工基地,石拐區打造全品種建材鋼和不銹鋼生產基地,九原區打造鋼鐵新材料加工基地,固陽縣打造鋼鐵及配套產品生產基地,達茂旗打造綠色鋼鐵及鐵合金生產基地,白云礦區打造原料保障加工基地。二是穩定存量企業,鞏固千億級產值。一方面是“保存量”,全力服務在產企業生產,擴大外貿出口產品占比,保障產能充分釋放。另一方面是“抓增量”,抓好19個在建重大項目建設,推動昆區航碩管道20萬噸大口徑鋼管、包螺管道20萬噸螺旋管、中油三保鋼管等重點項目年內投產,全年新增產值74億元,全年產值保持千億元以上。三是加快轉型升級,推動向新發展。發揮鋼鐵、稀土優勢,打造包鋼“稀土鋼”產品,形成包頭鋼鐵產業的新品牌。緊跟市場需求定產適銷,優化存量企業產品結構,減少傳統建筑用鋼鐵,增加高端用鋼產能。積極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,向“低碳競爭力”新賽道轉變,推進高端化、綠色化、智能化“三化”轉型,拓展鋼鐵產業新發展方向。
二、鋁產業
重點在“全”“新”“綠”三個方面發力推進。“全”是全產業鏈,以東河區為主體,高新區和固陽縣為兩翼,土右旗為原料保障基地,打造“一體兩翼一保障”發展格局,大力發展鋁后加工及配套產業,集“鏈”成“群”,形成從原料到高端產品的全鏈條,鞏固提升千億級鋁產業集群。“新”是新產品,圍繞儲能、新能源等新興領域,加快招引高性能鋁合金材料、高端鋁合金部件等下游鋁深加工項目,盡快產出高端“新”鋁產品。同時,用好國家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的《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(工信部聯原〔2025〕62號)和《內蒙古自治區促進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》(內工信冶建工字〔2024〕524 號)等政策,積極爭取電解鋁產能轉移承接,打造鋁加工坯料供應基地和鋁加工材生產基地。“綠”是綠色轉型,依托新能源優勢,以綠電交易、購買綠色電力證書等方式,提升清潔能源使用比例,為鋁產品貼上“綠標簽”,增強鋁產品的市場綜合競爭力。
三、銅產業
一是加快做大規模。以華鼎、震雄等頭部企業為示范帶動,謀劃發展電線電纜、新型銅合金、超薄銅箔等產業,推進產業鏈上下游配套。同時,達茂旗利用零碳園區綠電優勢,在山北地區打造綠色銅冶煉基地;高新區、青山區落地下游加工企業,促進上下游配套發展。二是強化原料供應。拓展“外來銅”,依托滿都拉口岸,擴大與蒙古國貿易規模,鼓勵企業深度參與蒙古國銅礦資源開發。用好“本地銅”,加強我市及周邊地區銅礦資源調查勘探,新增一批可供開發的銅礦資源儲量。利用“再生銅”,完善回收體系,推進資源綜合利用,為后端產業提供充足的原料支撐。(包頭發改之窗) |